梧桐细雨文学网-中国纯文学经典网站!
  
  当前位置: 主页 > 联盟频道 > 文苑漫步 > 中国文学重构论

中国文学重构论


作者:王高辉 来源:本站原创 时间:2022-07-07 阅读:
摘要:摘要:在现代化的背景下,提出了中国文学重构的观点。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中国文学建构起了庞大、复杂的文学体系,保留了不少

摘要:在现代化的背景下,提出了中国文学重构的观点。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中国文学建构起了庞大、复杂的文学体系,保留了不少的文学精髓。从此角度对中国文学的历史发展状况进行了绘制,说明中国文学重构的必然性。接着又从中国文学与现代化和世界的角度阐述了中国文学面临的情况,指出了中国文学重构的艰巨性、被迫性和向导。  

关键词:中国文学、现代化、重构  

 

正文:  

在整个人类历史上,随着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人们需求的变化,政治、经济、文化等都不断在改变。正如没有一个人长生不老一样,已没有那种意识形态永远不变。马克思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是在运动变化和发展的,任何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那么作为人类的创作物——文学也不例外。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国家,是一个具有浓厚文化底蕴和名族气息的国家。与世界上所有国家的文学一样,中国文学也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创造并沉淀而成的。正是通过历史中的各种历史文化现象、自然景观和习俗,正是通过不同的时空系统中的点点滴滴,前辈们有意识无意识的利用口传或有形器具记载的方式进行创作,今天的中国才能拥有如此繁荣的文学。  

我们通过学习窥见中国文学的深厚传统和发展历程,了解和把握中国文学的特征,发现中国文学这一庞杂世界的真面目。也只有逐层剥出中国文学沉淀的基础上,我们才能研究和探讨当代社会中国文学的创新重构。  

一、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国文学形成了庞大的文学系统,沉淀了文学精髓  

纵观人类精神文明的发展史,显然存在着中国古代至近代和从古希腊罗马至近代欧洲的东西两大思想文化系统,它们都蕴含丰富的文学遗产。  

中国古代文学无论是文学理论还是文学样式的产生、发展和民族特色的形成,离不开中国古代的社会形态,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以及中国文学的特点及其演变发展等因素的影响。在蒋凡、郁源主编的《中国古代文论教程》绪论中,对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民族特色进行了分析:  

一)与中国古代长期封建社会的发展大体同步,中国文学理论也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形成了自己的体系,独具一格。  

二)由于社会的农业性和宗法性,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追求人与自然和谐一致,重视到的实践,强调文学的社会内容及其教化功能。  

三)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概念范畴往往是抽象与具体,概括与体验的统一,起内涵既有确定性,又有多义性。  

四)受中国古代文学传统的影响,中国文学传统理论偏重于表现(抒情言志),发展为以意境说和教化说为两大支柱的文学理论体系,不同西方偏重再现(模仿),发展为以典型说为核心的文学理论体系。  

由于中国独特的社会形态和文化背景,形成了以下几种文学理论形态:(一)、零星分布的片段论文。(二)、笔记体的诗话、词话。(三)、文人之间来往的书信和文集序跋。(四)、小说评点。(五)、散见于诗、词、笔记等有关文学的言论。先秦诸子言论自然也会涉及文学问题,如孔子的“兴观群怨”说,便初步总结了文艺特征及其社会作用。明清不少诗话都具有明确的诗论宗旨,如明代王世贞《艺苑卮言》标举汉魏盛唐,提出“格调说”:清代王士祯《渔洋诗话》提倡“神韵说”:翁方纲《石洲诗话》提倡“肌理说”。南宋末年的刘振翁最早运用评点,是我国古代富有民族特色的一种批评和文学理论表现形态。他对《老子》、《庄子》、《世说新语》等进行了评点,并在评点中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后来李贽、叶昼等继承和发展,至明末清初金圣叹达到高峰。接着毛宗岗《三国演义》评点、张竹坡《金瓶梅》评点以及脂砚斋《红楼梦》评点,均取得了巨大成就。钱钟书先生指出:在我国古代。“诗、词、笔记里,小说、戏剧里,乃至谣谚和训诂里,往往无意中三言两语,说出了益人神智的精湛见解,含蕴着很多新鲜的艺术理论,值得我们重视和表扬。”这也是我们独有的文学理论表现形态。如民间艺人流行的谚语“先学无情后学戏”,钱钟书称它的理论价值不得下于狄德罗的《关于戏剧演员的诡论》。  

我国古代不仅在文学理论上去的了辉煌的成就,而且在文学样式上也形成了“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的繁荣局面,使得文学理论与文学样式一并呈现在中国文坛上。  

到了现当代我国的文学继续在向前发展,但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像刘勰《文心雕龙》、钟荣《诗评》、曹丕《典论论文》这样的文学理论精品几乎不存在,主要是现代小说、散文、诗歌等文学样式。如以郁达夫为代表的“自叙传”小说,以冰心为代表的问题小说,以郭沫若徐志摩等为代表的现代诗歌,以沈从文、朱自清等人的散文等等。既有反映时代时弊的文学作品,也有描绘自然和书写人生的一系列作品,为中国文学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历史已经化为了一段记忆,历史在辉煌也只是历史。今天,中国的文学又是怎么样一种状态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呈现出今天中国文学的面貌。  

从文学创作作品来看,今天主要是校园文学即学术论文和抒写大学生活的现代散文、诗歌等作品,还有就是新闻报道。  

从创作主体来看,主要是高校教师和学生以及专门从事文字工作的相关人员。今年国庆期间,我在无意间做了一个调查,随即访谈了五十个人(其中有律师、商人、行政干部、流浪青年和高校生)对今天文学的态度和看法。有二人对文学感兴趣,喜欢以QQ空间日志的方式写作,有一个对写作不感兴趣但是老师的强迫不得不写,有八个人喜欢阅读文学作品,但是从未有过写文章的想法,其他的人认为文学与他无关是读书人的事。可见,文学创作主体力量的单薄。  

从文学创作的动力来看,几乎都是强迫性创作,失去了文学创作的自然性特点。例如学术论文。它的创作主体就是高校教师和高校生。作为高校教师来说创作学术论文几乎都是出自生存和发展之道提升自己的职称。作为高校生来说创作学术论文主要是为了获得学位或者是参与某项活动所需。我们可以想想现在有几个人是像伟大诗人李白、杜甫等文人那样只要有感便产生一种自然的创作冲动进行创作,无论是饮酒还是观景都可以为后人留下美丽的诗篇。  

从文学再生来看,今天的教育不是忽视了中国古代、现当代文学的精髓所在,反而很重视。如在高校还作为一门专业课。遗憾的是,中国教育,无论是小学,中学还是大学教育,都只是停留在“知”的层面上,而没有将其作为“用”,为“器”。  

因此,中国文学需要转型与重构。  

 二、中国文学与现代化和世界  

就时代发展而言,现代化是全球性历史性发展的必然。现代化进程的普及和推进之迅猛、强烈,在拥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国远远超过了历史上所有变革。  

就中国文学来说,推进现代化就好比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对中国文学史一大挑战、冲击和考验,另一方面中国文学在面临并迎接挑战、冲击和考验的同时,也遭遇和迎接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在转型、重构的同时迎来自身的飞跃和发展。  

为了适应现代化进程,中国文学必须进行创造性的转型和重构,从而形成以现代化为“体”,以中国文学为“用”的新型的发展的具有自身创造力的特色文学。换句话说,就是既有现代化的物质基础,又有中国特色,同时又能够在社会,时代不断发展中有内部勃发生命力和推动力的现代化中国文学。  

一般认为,现代化的推进,在某种程度上讲也是中国以前文学逐渐丧失的过程。现代化实现之日,也就是中国以前文学文学丧失之日。以这一点而言,现代化就是自觉不自觉的地,有意识无意识地抛弃至消灭中国以前文学。因为人们的共同认识就是旧事物会阻碍现代化的进行。那么作为以前的文学也是一样,以前的文学和现代化就好像水与火,两者犹如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只能舍传统而取现代化。  

从大部分国家、地区、民族实现现代化的进程来看,由于现代化带来的巨大力量,形成了巨大的作用,摧毁了一切旧的东西,甚至神圣的东西。旧事物阻挡不住现代化就如大刀长矛挡不住飞机大炮一样。从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与西方人的痛苦较量中,与其说得大刀战胜不了大炮,不如说是封建主义战胜不了资本主义,传统战胜不了现代。这些历史事实说明了传统在现代化面前的失败和毁灭。  

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且并不仅仅是阻挡、对抗。从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角度看,传统可以延伸到现代,只不过这种延伸中所运用的方式、手段以及这种延伸的过程都充满挫折承受着巨大的痛苦和折磨。有时这中间的转型和决然的替代表现极其强烈的残酷性。坚持传统对现实的完全对抗或者不能面对试图绕行带来的是传统的彻底完全的丧失和毁灭。那么经过几千年沉积下来的中国文学也是一样。  

在对历史和现实问题思考中,学术界出现过“向外看”的“西化论”,“向后看”的“传统论”和“向前看”的“重构论”。向外看的“西化论”试图用完全的西方现代化文学来替代具有厚重传统的文学,其实质是自觉抛弃和完全地浪费了中国几千年以来有价值的文学沉淀,其结果是失败于完全的文学虚无主义。向后看的“传统论”试图用昔日的社会文学体制传统来适应和外界新形势下的问题,其实质是在阻挡和对抗现代化进程这一全球性历史发展趋势,其结果是失败于缺乏理性的思考。我认同于向前看的“重构论”,强调在重构中必须创造和构建起能以为来为向导,以旧文学为基础,以文学的不断再生为核心的中国文学。  

在中国文学的重构过程中,中国文学受到西方的冲击与压力,在与西方文学的对接与融合中,中国文学进行着创造性的转型与重构。经过转型与重构出了一种推进现代化进程的现代化中国文学。  

这一新中国文学的主要特点在于以现代化为“体”,以中国文学为“用”为“器”。  

在现代化过程中对中国文学进行重构有几个原则:第一,没有纯粹的中国文学。第二,中国文学的转型和重构要借助于现代化的方式、手段和西方文学。第三,中国文学的再生和创造要以面向未来的生存发展和昌盛为宗旨,其目的在于使中国文学能够强有力的和永恒的复兴。衣服换了身躯还在,身躯变了血液还在。中国文学在现代化中进行重构后形成的气质、精神等核心内容的保留和继承,弘扬与光大才是最主要的、最根本的、最关键的。就中国文学而言,变化是形式,而不变的是内容。当然形式和内容的便于不便没有明显的界限。形式的变化有时促使内容的变化,内容的变化会带来形式的根本变化。西方国家已经实现了现代化,对各方面的内容自觉不自觉的进行了改造但是各个国家依然害的留着自己的特色。德国人深刻、法国人浪漫、英国人儒雅、美国人自由、日本人保持大和魂等等。中国文学是经过几千年的点滴沉淀而形成的具有时代特点的文学体系,在现代化这一大历史潮流中进行重构,要正确处理好各个阶段文学的特色与现代化统一的标准。  

到目前为止,对中国文学重构最成功的就是纳入第三产业的组成部分即作为一种旅游资源。例如今天最有名的旅游景点之一黄鹤楼。黄鹤楼成为著名的景点不是因为其本身建筑技艺有多么的非凡,而是在中国历史有很多著名文人(李白、崔颢等人)再在此吟过诗作过文,成为一个文学圣地而闻名遐迩。在中华民族的大地上类似的文化现象还很多很多。我认为,这就是中国文学在现代化中的一种典型重构,是中国文学在现代化过程中的一种文学再生。  

变化是这个世界的绝对真理。采用静止的观点处置现代化背景下的中国文学,其结果是中国文学的停滞和消亡;采用转型、重构进行的二重变奏而发展创造的新型的、复兴的中国文学。有一点是不会变的,那就是在世界、在阳光下永远生存着生命。我认为现代化过程中的中国文学地生存、发展之路就是对其进行转型“重构”。  

 

参考文献:

1.李泽厚:《美学三学》 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2.蒋凡、郁源:《中国古代文论教程》 中国书籍出版社2002年版

3.赵德光:《阿诗玛文化重构论》 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年版

4.钱钟书:《旧之四篇》

5.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现当代文学三十年》 北京大学出版社

【责任编辑:梧桐细雨】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