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细雨文学网-中国纯文学经典网站!
  
  当前位置: 主页 > 散文频道 > 情感空间 > 听书

听书

 

作者:霁 来源:本站原创 时间:2025-04-26 阅读:
摘要:叶先生的文章《说书》触动了我儿时的记忆。就像如今追电视连续剧一样,上初中时我痴迷地追着听评书。 那台小小的收音机放在方

听书

叶先生的文章《说书》触动了我儿时的记忆,就像如今追电视连续剧一样,上学时我痴迷地追着听评书。

那台用了好多年的收音机放在方桌的一角。每天放学到家,我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它,在一阵刺啦声中将那根红色指针调到位,直到收音机里传来“现在请继续收听长篇评书《***》”。接着就听到那个熟悉的声音“上回说到……”。我那时听得津津有味,专注的神情一定是带着满足和陶醉的。即便一边做家务或者做作业,心里也是快乐的。大概是父母还没到家,或者他们也在听,总之在我的记忆里,那个时间段没有任何人反对我听收音机。

什么《杨家将》《隋唐演义》《薛仁贵征西》《夜幕下的哈尔滨》《穆斯林的葬礼》《平凡的世界》《萍踪侠影》,那些年听了许多故事,我不禁惊叹时间有着神奇的力量,一个人业余时间竟也可以“读”很多书。唯一遗憾的是,他总是在最紧要的关头来一句“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吊足我的胃口,让我遗憾退场,诱我在放学后急切地赶回家。

太着迷于收音机里的声音,那样的有声有色,如今仍能清晰地在耳边回荡。刘兰芳、单田芳、王刚,他们的声音和故事情节一样有神奇的魔力,吸引着我。我一直以为刘兰芳是个男子,后来别人告诉我,“唱京剧的梅兰芳是个男的,说书的刘兰芳是个女的。”那时候感觉不可思议,心想:总须见一见才好呢!刘兰芳长什么模样?怎么能说得那么好呢?单田芳的声音粗糙沙哑些,但我对他说的《隋唐演义》印象特别深。

那时候,他们带我游历在一个又一个奇妙的世界里,认识了很多人。《杨家将》里的杨排风、穆桂英、佘老太君、杨继业、杨六郎。《隋唐演义》里的混世魔王程咬金、白袍小将罗成、秦琼、李世民……知道了很多有意思的故事:牛皋是笑死的,金兀术是气死的,罗成是被乱箭射死的。樊梨花和薛仁贵的故事、《穆斯林的葬礼》里复杂的家庭恩怨以及楚雁潮和韩新月凄美的爱情故事;《夜幕下的哈尔滨》惊险的抗日故事;《平凡的世界》里的孙少平和田晓霞的故事。在那个少年的心里排着队驻扎进来,大概谁也没想到一台小小的收音机会给孩子无比丰富的世界,原来声音也是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世界的。

九几年的时候,我家被评为千元户,爸爸妈妈获得了连队的奖励。我记得当时的奖品有瓷缸、脸盆,还有一部红色的小收音机。爸妈把红色小收音机作为礼物送给了我,我爱不释手,爸妈完全不担心收音机会影响我学习,或变坏什么的。

后来,六连成了第一个电视村,那时间,电视剧《排球女将》《血疑》《霍元甲》填补了我放学后所有的空余时间。收音机被搁置在角落里,渐渐被遗忘。

现在偶尔我还会选择听书,但和小时候听说书有所不同,听不到“哐啷啷”的兵刃相接,“嘚嘚嘚”的马蹄声;也听不到对白袍小将一身披挂、手持长枪,战场厮杀的精彩描述,有的只是平静地读书。但好作品自有魅力,不全在说书者,我听完了《南渡北归》《素食者》,也很有收获。

当然,我想听从前的那些评书,自然是有办法,只是再也没了当年那种新鲜劲。还有那间屋子、那张桌子,那收音机的模样和摆放的位置,那段快乐的时光似乎是任何东西无法取代的。

人生喜乐岂在一物,任何一段时间的陪伴都会成为永恒的记忆。

【责任编辑:梧桐细雨】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