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细雨文学网-中国纯文学经典网站!
  
  当前位置: 主页 > 散文频道 > 随笔小记 > 导购神技

导购神技

 

作者:霁 来源:本站原创 时间:2025-09-01 阅读:
摘要:499元6天桂林游暗藏多购物点,导购用演示、互动、讲故事等手段促消费,银器店销量最好,退休校长“高档=高兴上当”点评很精辟。

桂林之行打破了两个记录:第一,从未有过的便宜价格,6天只需要499元钱,管吃管住还有交通费,这是我难以置信的价格。第二,从未有过的如此多的购物点:锅具店、牛皮席店、银器店、丝绸床品店、玉器店、阿胶店、洗发皂店、导游代购、零食店……

一趟旅行下来,我们被各种洗脑,大脑被各种商品充斥。八个购物店导购们的表现,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每个购物点都会有游客花钱买东西。然而,我对导购的神技颇感兴趣,或许这些方法用在忽悠孩子上也是挺好的,我来总结一下他们都采取了哪些手段。

第一家锅具店,导购边讲解边当场演示。爆米花、蒸山芋、干煮番茄白菜汤,游客一边观看一边品尝,都惊叹这些锅具的奇妙功能。也许因许多景点都有这样的锅具店,且宣传的方式也差不多,最后只卖了两套。半个小时卖了6000多块的锅具,事后导游告诉我们商家感觉很不好。

重点介绍一下第二家卖牛皮席的导购,她真的很牛。她先介绍牛皮席的种种优点,然后以问答的方式开始诱导:

“大家说一说牛皮席有哪些好处?”游客只要一回答,她立即说:“大家说他说的对不对呀?”“好,奖励!”身旁的工作人员立即奏响音乐,并送上一支护手霜,气氛欢快愉悦。问题很简单,回答都有奖,什么牛皮席透气性能好、健康环保、有利于睡眠、结实耐用……为了得到奖品,游客甚至自行挖掘牛皮席的功能,思维活跃,举手积极。导购似乎也一直处于一种亢奋的状态,不允许任何人打乱她的节奏。

“来,大家说,我讲得好不好?”“好!”“牛皮席牛不牛?”“牛!”“你们喜欢不喜欢?”“喜欢!”“喜欢买不买?”“买!”“牛皮席贵不贵?”“贵!”“我来压价,你们鼓掌,好不好?”“好!”

接下来随着导购报价,众人鼓掌。“一万”、“八千”、“六千”、“四千”、“三千”“”呵呵,不能再降,再降短裤亏没了。”导购因为用力讲话,嗓子开始有些沙哑。

“牛皮席是厂家定的价格,不能再降了,但是今天为了回报大家,我给大家送上礼物。”接着拿出枕头、被子、拖鞋……一样两样不断往上加,床上堆得高高的一摞。

“大家喜欢的赶紧买!我们保证正品,假一罚十,不是3000块的10倍,是原价1万多的10倍。如果有比我们更低的价格,直接给你退钱,牛皮席你留着!”很快就有两三个老人围到跟前去,导购顺利地卖出了三单,大家开开心心地走出了购物店。

在去银器店的路上,导游就跟我们说:“这次去银器店,我是带着政治任务的。银器是这里少数民族手工制作的,少数民族是国家重点扶持的对象,大家无论如何都要买上一单。不一定买贵的,每个人都买一点,人多力量大。买好了以后,我这里有一个表格大家填写。”

听了导游的话,我心里有些慌,因为这次旅行我没打算多花一分钱,但导游这一关似乎不好过。心想:不买,他会不会给我脸色看?

银器店的导购是一个中年壮族妇女,穿着蓝色的民族服装,身材丰满,面容姣好,讲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她说她是当地少有的小学毕业生,从事这个行业很早,属于金牌导购。她说话很幽默,几乎三两句就能逗得大家哈哈大笑。她说壮族的男孩是赔钱货,都做上门女婿,陪嫁就是银器。这里是母系氏族,女人当家做主。

她把我们带到她家里,客厅里摆放着整齐的凳子。我们坐下之后,她给我们讲解银首饰在壮族人生活中的重要性,关于银首饰的各种风俗。然后邀请游客上台,一边给他们梳头刮痧,一边讲银器的妙用,各种神奇功能,极其耐心地讲了好长时间。导购讲到银子可以降低水中的钙质,可以净化蓝墨水时,我在下面偷偷查了手机,说这些并没有科学依据。

讲完她把我们带进银器店。我发现她就是这个柜台的店主,七八个壮族姑娘做导购员。整个银器店很大,这是她的专区。导游就站在出口处,五十几个游客就圈在这个区里转悠,在女孩们引领下了解各种银器。我因忌惮导游,心想买一个便宜的戒指过关,但一看也要400多块钱。我在网上搜了一下,只有几十块,犹豫半天还是决定硬着头皮不买。剩下的时间就留意观察其他游客,有不少游客也是很快锁定了戒指和银镯子相对便宜一点的银器。

徐对银梳子很感兴趣,那是要3000多块钱的。她犹豫了半晌,最终还是决定下单。她说***妈一直念叨银梳子的好,她想买一个送给妈妈。之后我和徐去拿了银梳去做鉴定,我质疑鉴定人员散漫的态度,说:“你只称了一下,就可以测银子真假了吗?”她告诉我说称重只是检查商品质量,这些银器都之前都已经鉴定过了,她只要发鉴定证书,“有这个证书,假的我们要负法律责任的。”我仔细观察了那个鉴定证书上面有一种凹凸的公章钢印,便不再质疑银子的真假。

一个光头男对银梳子也很感兴趣,但一看价格就转身走了,年轻女孩刚想追过去,中年导购制止她说:“让我来。”不一会儿,我看见那男人已经坐下来,导购在用梳子给他刮痧,最后他也下单了。

待我们走出购物店的时候,导游告诉我们一共有二十几个游客买了东西,有人还买了两样。

在导游和当地导购的共同努力下,这是卖出商品最多的一个购物店。

之后我在网上搜了一些银器价格,明显高很多,但我明确告诉那些买者不必后悔,至少这银子是真的。

丝绸店购物是最痛苦又最失败的一个店。导购是一个年轻的女子,讲解很卖力,但是没有互动,她赠送我们每个人一块丝绸的方巾。当时我想:她为什么不以这个丝巾作为奖品?用作为互动时的奖品用呢?果然气氛没有调动起来,没有人愿意购买,只卖出了一套。任你导购怎么说也没有人愿意买,导购很沮丧。大家安慰她说:“你讲的很好,但是我们江苏也是丝绸之乡,对这些丝绸被没有需求。”

购物店经理说:“既然不花钱,那么就花时间。”说要让把我们拖到10:30再走。导游也过来助力了两次,依然没有人愿意买。最后拖到9:30,我们终于可以离开了。

谁知下一个玉器店是一个更大的坑。那其他购物店导购员都是推销产品,他就故弄玄虚地讲故事,用欺骗的手段赢得游客的信任,骗揍一个游客的3000块钱,仅仅用了二十分钟。但他欺骗的手段很高明,他演讲的水平很高,全程掌声不断,有些游客甚至留下了感动的泪。

在阿胶糕店那个导购也是一个中年女子。她第一个见到我就跟我搭讪,问我是不是江苏的,说她是浙江的,我们是半个老乡。做讲解的时候,她语气很亲和,结合PPT给我们讲解阿胶糕的各种功能,中间还穿插了一些视频。介绍完以后,也是同样采用了压价就鼓掌的方法,让大家快快乐乐地买产品。一款接一款不纠结,她介绍了好几个产品,最终许多人花100块钱买20包水晶枣。我不知道为什么大家都喜欢这个东西,平时喜糖袋里的阿胶枣,我从来不吃。

除了这些大店之外,走过的每一个少数民族寨子和每一个景点,几乎都有拍照付钱的环节。每一个购物店后面都有小零食店,不可胜数。最后还要过导游销售零食这一关。真是关关难过关关过,像我坚持不买的没有几个。

回程的汽车上,车顶上的行李槽里塞得满满的,座位下还有好多袋装盒。

一位退休老校长总结发言。他说:“我给大家分享两个词 一个叫高档,一个叫超市。这次旅游让我懂得了所谓的‘高档’,就是让大家高高兴兴的上当;而所谓的‘超市’,就是所有的商品都远远超出市场的价格。出来旅游,建议大家少买点东西。”众人听了哈哈大笑。

【责任编辑:梧桐细雨】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