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细雨文学网-中国纯文学经典网站!
  
  当前位置: 主页 > 散文频道 > 随笔小记 > 杏仁

杏仁

 

作者:潇湘妃子 来源:本站原创 时间:2025-11-06 阅读:
摘要:文字质朴深情,以沙丘、果树、真杏为线,串联童年记忆与父母牵挂,细节动人,于寻常烟火中藏着最真挚的亲情,读来温暖治愈。

一个接一个起伏的沙丘,或整齐或散落的各色果树,一块块的碧绿似毯的花生地,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显得生机勃勃。三五成群的孩童,在树下或写字,或嬉戏,随便一处景物聚集,就是一张绝佳的照片。这是我记忆中童年时除了在学校的时光外唯一的场景。

听大人讲,这些沙丘就是早些年黄河发大水退去后留下的产物。地虽贫瘠,还是被种上了果树,杏、枣、梨、李子、桃、苹果、等。尤以杏树和枣树最多,所以每年的麦收和秋收两次假期,孩子们都是在看杏和看枣中度过,包括我。

杏的品种不少,我们小孩子最喜欢的一种叫“真杏”的种类,这种杏不仅外边的肉能吃,里面的核也能吃。听说谁家有一棵真杏,馋的要命,想方设法的吃到嘴里,要不在成熟的日子里拉着大人到人家家里去坐坐,就有可能得到一把;要不就找理由经过树下,奢望从树上落下几颗让我们名正言顺的捡去;胆大的男孩子也会趁人家看杏的孩子回家时,猴似的爬上去,猛烈的摇一阵,成熟的杏就会滚下来,底下的孩子们一拥而上捡到衣襟里,回去分着吃。

许多年后,上级对沙地进行改造,砍掉了树木,推平了沙丘,改成了良田,看守果树也就成了记忆中的名词。奶奶家向人家要了一棵真杏树苗,栽进自己院子里,没两年就结果了,于是家里每年都能分到几斤尝鲜。因我不在家,并没有吃过杏肉,能吃到的就是爸妈给我留下来的杏核。

第一次吃,是那年回家,爸爸从一个纸包里拿出十几颗给我,我惊奇的问怎么会有真杏核吃,他说是奶奶家的,因第一年结的果少,故才给了一把杏,爸爸知道我爱吃,就把杏核凉在窗台上,等我回家了再吃。

以后的每年,爸妈都把杏肉吃掉,把杏核给我留着,时间久了,便成了习惯。每每让他们吃,都推说不爱吃、咬不动,不管他们是不是真的不爱吃,吃杏核慢慢的就成了我的专利。

今天,又吃到了妈妈走了几百里带给我的杏核,感受到的,除了杏仁的清香,还有,父母无私的爱。

【责任编辑:梧桐细雨】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