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前,吴石将军牺牲在台湾。因为工作在隐蔽战线,直到今天他的名字、他的事迹才广为流传。
2004年9月的一天正午,天空一片湛蓝,阳光普照大地。在北京出差的我驱车赶到香山公墓,特地寻访吴石将军墓地。我按照吴石将军子女提供的墓碑号寻去,在一片墓冢里终于看到一座庄严的汉白玉墓碑。找到了,它就是吴石将军之墓。我仔细地端详,“吴石将军、王碧奎夫人之墓”的字样映入眼帘。我轻轻地放下手中的背包和照像机,深深地向这方墓地鞠躬,向曾经生长于同一城市的这位无名英雄致敬。
当我缓缓走到墓碑的背后,简短的碑文出现在眼前:
吴石,字虞薰,号湛然,一八九四年生于福建闽侯螺洲,早年参加北伐学生军。和议告成乃从入伍生、而预备学校、而保定学校,嗣更留学日本炮兵学校与陆军大学。才学渊博,文武兼通,任事忠慎勤清,爱国爱民,两袖清风,慈善助人。抗战时期运筹帷幄,卓著功勋。胜利后反对内战,致力全国解放及统一大业,功垂千秋。台国防部参谋次长任内于一九五〇年六月十日被害于台北,时年五十七岁。临刑遗书儿辈,谨守清廉勤俭家风,树立民族正气,大义凛然。一九七五年,人民政府追赠革命烈士。夫人王碧奎一九九三年二月九日逝于美国,享年九十岁,同葬于此。
250多字的碑文勾勒出吴石将军的一生的大致状况。我想,或许墓碑大小限制、身份特殊的缘故,更具体的功绩有待后人追记。但“功垂千秋”的评语足以告慰烈士在天之灵。
有多少人知道这方为功勋卓著的无名英雄建筑的丰碑呢?恐怕少之又少。鲜见于报端、鲜见于网络,更深埋于历史,吴石将军为后人留下太多说不尽的话题……他于国家于民族之功在哪呢?他的传奇人生经历就这样静静地掩埋于浩瀚的历史?这次千里之外的凭吊,不知是怅然还是伤感,让我感到像吴石将军这样杰出的无名英雄太需要走出历史的层层迷雾。从这时起,我极用心地追寻吴石将军的人生轨迹,叩问吴石将军成长的力量。
如果吴石将军还活着,今年他该108岁了。实际上,他只活了57岁。他英勇就义的那一刻永远定格在1950年6月10日午后4时30分。
这一刻,在台北马场町那片荒芜的野坡上,吴石将军,这位中等身材的职业军人被推下刑车,他的公开身份是国民政府“国防部”参谋次长。他使劲挺直腰杆,太想用自己的双眼再看世界一眼,只因身受酷刑,一只明眸失去了光明,只得用幸存的一只眼睛凝望远方。枪声响了,两颗罪恶的子弹击中他的胸膛。他仰天一声长啸,发出最后的呐喊,这呐喊如闪电、如利剑划向遥远的苍穹。他的心脏缓缓从枪口处拱出,殷红的鲜血染红了他的衣裳,染红了他安息的大地。在阴霾密布的天空,淅淅沥沥的小雨飘啊飘,似替天地为之致哀。……“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他的壮烈、他的牺牲,将舍身取义、呼唤光明的浩然正气写在天地间。
从这一刻起,中国共产党痛失一位风雨同舟的忠诚朋友,中国共产党隐蔽战线痛失一位杰出的情报工作者,中华民族痛失一位才华横溢、文武兼备的爱国将领。
同时牺牲的还有:原国民党联勤总部第四兵站总监陈宝仓中将、原国民党东南长官公署总务处交际科长聂曦上校;中共华东局派往台湾与吴石和中共台湾省工委联络的女情报人员、中共党员朱谌之。
吴石将军是国民党政权垮台偏安台湾后屠杀的第一位国民党高级将领。吴石将军之死在危机重重的台湾曾引起轰动,在惊魂未定的溃败军人中引起震动。其实从1950年2月28日其夫人被传讯,至3月1日吴石将军本人身陷囹圄,到6月10日英勇就义,时间不过百日,受牵连人员逾200人,在岛内沸沸扬扬传播,一时云里雾里。人们匪夷所思的是:吴石身为国防部要员,前程锦绣,为何有180度的转变,为中共工作呢?……一时被国民党当局内定为“国防部参谋次长吴石通共案”扑朔迷离,众说纷纭。这一事件被人们一次次讲起,其内容也总是被一点点添加、渲染,从此被罩上神秘的光环。当然,在当时的背景下,是不会有答案的,也不可能有答案的。鉴于案情备受关注,国民党当局不得不于当年7月以李资生的名义在香港《新闻天地》(国民党当局在岛外主办的刊物)上刊发长篇文章《台湾大间谍案破获始末》,一时喧嚣尘上。受当时两岸的局势及秘密工作的特殊要求,吴石将军在大陆的挚友、亲人皆被告知:此事涉及机密和有关人员的安全,暂不宜公开。这种秘而不宣,在境外一片鼓噪中,大陆保持一片平静,知情者被严格限制在极小的范围内,但有关善后工作却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吴石将军已逝60年,背影渐渐远去。
海峡两岸的长期阻隔和世事的变化,吴石成为默默无闻的名字。吴石译著《警察学纲要》在2005年入选中国政法大学的《中国近代法学译丛》。该书“勘校导言”坦言“本书译者吴石先生生平情况不详,颇感遗憾”。由于公开宣传甚少,即使在烈士的家乡,也是知者寥寥。这种“遗憾”该成为历史!
时光啊,怎能让吴石将军——这位为祖国统一血洒宝岛的英雄,让他的英名隐遁人间!
他的生命与那个时期的国家变迁紧密相联。他一生动荡,万里飘零。在生命的旅程中屡屡与艰难困苦相遇,他的身躯融入北伐、融入抵抗日本侵略者、融入渡江战役、融入上海、杭州、福州等地解放、融入统一祖国大业,留给人间曲折而生动的传奇。
2003年春,由于从事中国共产党历史研究的缘故和吴石将军在大陆的儿子吴韶成托付,我开始接触吴石将军与众不同的传奇人生,从一片空白开始起步,在此后2800多个日子里,一次次在旧书堆、旧报刊堆里进行大海捞针似的搜寻,一次次与知情者进行敞开心扉的交流,一次次对着吴石将军留下的遗墨和存数不多的著述发问,在一点一滴的积累中钩沉出浮出水面的历史影像。吴石将军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他是怎样从水乡少年到北伐少年?他是怎样从名校“状元”到抗日儒将?他是怎样从国民党心脏送出大量秘密核心情报,为解放战争战事的加速结束做出特殊的贡献?他是怎样从大陆战斗到台湾?他就义后是怎样得到中共中央的高度重视和内部隆重悼念的?……本书也就寻着这些线索一一展开,讲述发生在吴石将军身上鲜为人知的人和事,讲述被外界认为扑朔迷离的吴石将军之谜,寻找吴石将军身上的精神价值,擦出蒙尘已久的光芒。但愿能让吴石将军的真实面目随着我的笔归来,在某种程度上唤起人们对这位60年前潜伏者的记忆和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