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细雨文学网-中国纯文学经典网站!
霁的头像

注册时间:2022年11月10日
  • 用户笔名:霁
  • 用户等级:10
  • 用户积分:2390分
  • 空间访问:1051次
日志分类
最近访客
文档搜索
日志文章

周子房博士指导写作教学

(2022-11-19 22:37)

华东师范大学的博士周子芳,作文教学的专家,讲座“写作教学设计的三个要素”。周从1999年到2019年,从事教学写作教学研究20年, 目前还在研究信息技术环境下的作文教学研究。

他给出写作教学的关键词:写作任务、学习元素、学习支架。PPT展示:为核心任务的情境创设。学什么,学习元素的选择;写什么,内容之下的设计;怎么写,表达支架的设计;怎么评,评价支架的设计。

一、关于写情境,周博士举例:一春游回来要求学生写作文,是无缘无故的写作,没有功能性。甚至有学生说:“老师我不想去春游。”转换方式:1、为春游写申请,劝说体的文章,强调主张和理由。2、写春游策划方案;3、请推荐一个地方旅游。这样是有目的、有读者的写作。

还举例:曾国藩与石达开打仗屡战屡败,写报告给皇上报告军情,同时也希望给皇上给自己机会,于是把“屡战屡败”改成“屡败屡战”。这个关键词的作用如果脱离了情境就是文字游戏,但放在特定的情景中是最合理的,语文能力就是在特定情境下解决问题的语文能力。设置情境任务群是作文教学改革方向,功能性作文教学强调写作的目的。

二、学生是学习者,经验技能方法都要有所增长,在某个点上要让他有收获。周给我们讲了真实情境下的过程化写作:

1.写作任务的设计。

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人在什么情况下要求写作呢?要自我表达,即“胎生”;想与人交流,即“卵生”。

举例:作文《最感谢的人》,不允许写父母,不允许写老师和同学,我们尝试着去做一做会是怎样的结果。台湾的学生就交了空白卷,我们的学生会交空白卷吗?作文题应该是外来的使命和内在的表现欲望恰好一致,所以不应该有审题障碍,多选一将成为未来命题趋势。

举例:两个和尚抱姑娘过河的故事,大和尚抱姑娘过河,小和尚嘀咕。我让这两个和尚来写作文,谁会写得好?有人认为大和尚,但是我认为小和尚写得好,因为小和尚有心动,他嘀嘀咕咕是找平衡。现在倾向文学化写作中,男生和女生谁是大和尚?谁是小和尚?回答:女生是小和尚。文科两门,再加上语文作文加分,如果作文命题再不注意将会导致男孩子被淘汰,这是教育的失败。

举例:图片中“小女孩扶老奶奶过马路”,提问:图中谁帮助了谁?小女孩回答是老奶奶帮小女孩。讨论:在家谁帮谁多?当然是爷爷奶奶帮孩子的多。小孩子会洗衣吗?帮别人洗衣服吗?可是作文中你必须会洗衣服。

图画中显示“男孩追着女孩跑,手中拿着伞”,一个小孩写道:男孩追着小女孩打,“谁让你告诉老师,告老师就打你!”家长批评孩子:送伞,你不知道吗?可是平时并没有这样的情景。

周博士认为写作内容话题应该与他需求高度相关。比如:“给校长写信”,“分心的故事”,“我与偶像换灵魂”,“学习秘籍”,“《西游记》里选同桌”,……

2.学习元素的选择。

通过完成任务明确学的什么,写作能力如同打球能力,足球场上踢足球,排球场上打排球。现在教学程序与文章产生的自然程序严重不一致,要有文体视角:比如记叙文,真实故事中找话题、选择、组织,体式加过程、组织语言……(一课一得)

案例1:《分心的故事》

“分神”是一种什么状态?周博士打一个生动的比方:“《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里的元神,出去又回来,回来又出去,交替。”罗大佑的《童年》,都德《最后一课》里的“开小差”,一波三折,当然要注意交替间的过渡。

关于材料的选择,周博士讲了一个笑话:江西乡镇标语“发展是硬道理”,另一面对称,“不发展没道理”。旨在说明选这个情景是应该的,不选是不该的。个性化的要点,影片类型的要点,语篇类型的要点交替,这就是学习元素的选择。落点处反复折腾,学生能力才会有所提高。现在运用大量的微课解决单点的问题,但不曾展开让学生有深刻体验的大课。理想状态应该是话题内外一致,关键在有收获,最好两节课连上。

3.学习支架的设计。

支架就是帮助过程化写作,让学生有“哦”的感觉,如果没有,就是在混时间,不是光讲道理,而是帮助他怎么渡过去。

举例:支架“列提纲”,加一条,删除一条,移动一条,学生会发生怎样的思考呢?这样的指令很明确,要养成养成学生思维的习惯,把写作过程变成可操作的,可以引起反思的,避免正确的废话。

美国修改作文:总体结构、修改段落、修改句子、修改词语,按正确的步骤做正确的事。PPT:“陈——正——精”这是语言的修改程序。

写妈妈就写“上医院、送伞,送奶、送苹果,”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皆同“西红柿炒蛋”从三年级一直炒到初三,选材要求学生多想几个,话题至少5个以上。也许学生拿到就直接用同一话题,写作前先让学生把6个框全部填满,这个是关于选材的支架。

关于描写的支架,一个茶杯描述1000字,先对茶杯进行描述,联想、分析、评论,也可以画思维导图。

先建立元认知支架,再对思维进行管理和反思,从最容易的部分开始,有主支架和辅助支架。

举例:七年级上3单元肖像描写。写人物,周博士问台下的老师平时怎么教学生写人物?“让学生先写一个人物,让另一组的同学找出这个人,就是创设情境”,“如果学生还写不出来怎么办?”老师回答:“出示范例,写下水文。”专家示例:找一位同学上台,每位同学用一个词来描写他,每人一句黑板上写出来,让所有学生都有经历,再填写表格,排序。PPT展示,选出其中三个特征,三句话编成一段。如果特征还不突出,用联想的方法,抓住主要特征,漫画的方式突出三个特征,从主到次的写,由低到增加难度,再增加难度,再增加难度。

《那一课堂》如何写详细?播放两段视频,一段是NBA摇篮姚明投篮,只有两秒钟,一个是动漫投篮,时长好几分钟。动漫是如何把这个镜头拉长的呢?我注意到这其中穿插了很多人物的心理活动。周博士让一位穿着白色上衣女教师上台,两秒钟要求写出500字。提示:现场描写50字,每位老师的心理活动,猜测女教师的动作,她的心理活动,还可以拍三个观众的神态,并穿插回忆联想:如果你是她的同事,可以写她的相关故事;如果你不是她的同事,就回忆自己的相关故事……这是一次实实在在的写作指导。

接着,周博士结合几篇作文案例做了具体分析,非常有说服力。来不及记下来,只能拍成视频。周强调有支架,才有规范,学生才有思维。教师不提供观光通道,学生就看不到风景。让我们不用担心这样会固定学生的思维。

发表评论
霁:
表情:
验证码:   匿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