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细雨网欢迎您!   
梧桐细雨文学网  
当前位置:主页|人物传记|冷月无声:吴石传|第七章 剑指日寇/从书斋到前线

第七章 剑指日寇/从书斋到前线

类别:人物传记    作品名称:冷月无声:吴石传     作者:郑立      字数:本文有1838个文字    阅读时间约5分钟

  

  在兼职陆大的同时,吴石还有一个重要的身份:参谋本部第二厅军官,专事对日研究及收集日方情报。这一身份证明吴石已进入国民党军的要害部门,开始自己军人生涯新的阶段。1936年,吴石的领章上多了个星,成为国民党军少将。


吴石少将风华正茂


  吴石对于日本军情的关注,早在日本留学时期就已经开始。其实,在九一八事变爆发时,还在日本陆军大学留学的吴石凭他的直觉,开始留心搜集有关日本的政治、军事资料,为日后开展对日情报研究打下基础。他在《自传》中写道:“利用余原有之日本书报杂志,及托留日士官生猎取各种有关材料,加以整理研究。”

 

  作为日本陆大的高才生,吴石不是浪得虚名,研究军事情报周详细密,几乎达到无懈可击。为编写一部叫作《参二室蓝本》的系统报告,他与郑水如、吴鹤予、蔡重江、周季煜、王斐丞、万祖章等人在简陋的办公室里,坐了三年“冷板凳”。《参二室蓝本》实际上由《日本作战之判断》及与政治、经济、海空军总动员有关之材料十余种编成。此书一出来,在国民党军高层没有多少人予以注意。1937年,迄“八一三”抗战,日本侵略军一切兵力部署及攻击方向,基本上如《参二室蓝本》所判断;敌人之兵力番号与编制,基本相符。《参二室蓝本》一下子引起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重视,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参谋本部催促加班加点翻印《参二室蓝本》,专送军事当局有关官员研读。一度被冷落的《参二室蓝本》在中华民族生死攸关的时刻发挥出特殊的作用!这一点,吴石与同事们也许起初就没有想到,但终究他们的辛苦终于得到回馈。此时,吴石对这种成效已不感兴趣,他的目光注视着战事的下一步变化。

 

  吴石对日本政府发动侵华战争的图谋早有预感。1936年春,日本政府即将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一天,南京鼓楼小学上演了一场中日小学生间的亲善联欢。日本小学生坐着八辆敞篷小轿车,穿着天蓝色海军制服,手里拿着鲜花到了学校,一起又唱又跳,高唱着中日友好亲善,吴石的儿子吴韶成参加了活动。第二天,有极强爱国心的女老师俞思聪给学生出了个地理题,专门画了一张地图,上面只画上铁路线,让学生带回家去猜地图指的是什么地方,猜不出就去问家长。

 

  回到家中,吴韶成左思右想仍毫无头绪,不得不寻求父亲的帮助。平时,吴石是一个严肃的人,对子女讲话往往就是简单一两句。这次却十分耐心比划着,告诉孩子:“这是我们东三省地图,这条铁路是从哈尔滨到旅顺。1931年,日本鬼子发动九一八事变,占领了我们的东三省,杀死我们的无数同胞,现在变成了满洲国。我们一定要打败日本,收复失去的疆土。”说话间,脸上露出刚毅而坚定的神情。多少年后,他的儿子吴韶成对此仍念念不忘。

 

  在抗日战争爆发前夕,吴石是坚定支持对日作战的主战派,在军事当局召开的会议上力主抵御日本侵略者,并主动献计献策。

 

  当他看到节节失利,他的内心在流血。淞沪战争正酣,作为参谋本部第二厅参谋处长的吴石从南京赴上海前线视察,一家人入住大东旅馆(上海公共租界内永安公司楼上)。有一天深夜,从前线回到上海市内,与家人说起前线战况。十分感慨:我军将士奋不顾身,英勇杀敌。但日军炮火十分猛烈,造成我方巨大伤亡,尸骨堆积如山,场面壮烈。大家听了心里都很难过。不久就发生了飞机轰炸上海大世界的惨案,死亡平民2000余人。吴石和家人的住处也被震坏。年幼的儿女们第一次看到流血。

 

  在和平环境中生活的人很难想象战争岁月给人们带来的伤痛。保卫国家,保卫平民百姓,是军人的天职。面对淞沪战役,吴石内心感到震动。

 

  作为一个有骨气的中国人,吴石对投靠日军的汉奸或缺乏骨气的民族败类深恶痛绝。“八一三”刚刚打响,与之为福建老乡的南京国民政府机要秘书黄浚①给日本人报信,因此,一夜之间,长江日轮舰艇赶在沉船封江之前,全部逃出吴淞口,竟未俘虏一只!1940年3月30日,汪精卫在南京成立伪国民政府,并发表所谓“宣言”,汪为代理主席,招降重庆蒋介石政府。吴石在日本陆大的同班同学萧其昌投靠汪伪政权,成为无耻的汉奸……对此,吴石在家里总是对这些民族败类骂不绝口,教育他的子女:“千万别学他们,败类!败类!”吴石的民族气节深深留在儿女们的记忆中。

上一篇 目录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