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细雨网欢迎您!   
梧桐细雨文学网  
当前位置:主页|人物传记|冷月无声:吴石传|第七章 剑指日寇/解救胡志明

第七章 剑指日寇/解救胡志明

类别:人物传记    作品名称:冷月无声:吴石传     作者:郑立      字数:本文有2231个文字    阅读时间约6分钟

  

  1940年9月22日,日军撤出南宁,侵入越南。与此同时,盟军建立起中国战区统帅部,中国军队开始在中越、中缅边境与盟军协同作战。当时,第四战区所属的广西边境,成为重要的抗日防线。1942年夏秋之交,在广西边境发生一件富有传奇色彩的事情。据时任第四战区参谋处情报科上校科长陈一林回忆:“当年的越南共产党主席胡志明如果不遇上吴石参谋长、陈宝仓副参谋长,他在中越边境就被糊里糊涂地枪毙了!”⑪

 

  胡志明(HoChi Minh,1890-1969),越南革命家,政治家。越南共产党的缔造者,越南人民共和国主席(1945-1969)。原名阮必成,从事革命活动时改名阮爱国,后又改名胡志明。

胡志明,越南共产党的缔造者


  1942年8月20日,在地处中越边境的广西天保县足荣乡,胡志明受到乡警向福茂的盘查。当时胡志明从口袋里掏出一张证明书,上面写着:“兹特派胡志明晋谒中国政府,希沿途给予援助,不得留难,此证。"落款是“国际反侵略协会越南分会”。胡志明所持的特约通讯员证以及四战区长官部的军用通行证等所有的证件,都是1940年签发的,已经过期失效。当地政府看到这么多不同单位、不同名字的过期证明,怀疑他是日本间谍,于是将他扣留。陈一林先生写道:“天保县政府打电报给第四战区长官部,说捕获一名日本间谍,请求就地处决。电报上并未注明被俘者的姓名。”战区参谋处情报科收到电报后,陈一林回忆:“当时我是二课主办此项业务的上校参谋,有这样一个日本间谍对我收集情报实在是太重要了。”立即签呈吴石批阅,吴石在征求陈宝仓副参谋长的意见后,指示陈一林发出一份限两小时内到达的急电,令镇边县县长“将此人立即押解柳州长官部,一切费用由长官部报销”。陈一林立即以限2小时到的急电令其派专人将“间谍”押送来柳州长官部处理。于是,胡志明被押解着,经过田东、隆安、天等、南宁、武鸣、宾阳、来宾、柳州等地,于1942年12月10日到达桂林广西省政府,又关押了一个多月,辨明实情后,才送交第四战区司令长官部审查。到达柳州时,已经是1943年春天了。胡志明主席在足荣被捕的消息传回越南后,越共中央机关的同志非常着急,曾进行一系列营救胡志明主席的活动:

 

  1942年10月下旬以“国际反侵略协会越南分会"的名义致电当时国民党立法院长孙科,要求释放胡志明。孙科接电后,转给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秘书长吴铁城。吴铁城随即电告广西省政府,要求“查明释放”。由于当时胡志明正在押解途中,尚未到达桂林,广西省政府无从查找。11月9日,吴铁城又发电到第四战区张发奎处查找,由于胡志明尚未押至柳州,张对吴铁城的电报也未曾立即答复。

 

  1942年11月15日,又以“国际反侵略协会越南分会"的名义,向驻重庆的苏联塔斯社发电,呼吁营救胡志明。

 

  陈一林先生说:“胡志明被押送到柳州已经是1943年春节时候了。我是第一个接审他的人。胡志明个子瘦小,留有山羊胡子,穿着破烂不堪的老百姓的对襟布衣,乍一看,像个算命先生。但双眼炯炯有神,说的是带有广东口音的普通话。他对我承认他是越南共产党,现阶段他们党的宗旨是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他到中国来的目的是要到重庆面见国际反法西斯同盟主席宋庆龄和英国大使,争取国际上对越南抗日战争的援助。我了解到胡志明的真实身份后,临时先给他改善了居住、饮食条件:在拘留所里架起一张床(数月来他一直睡在潮湿的地上,身上长了疥疮,关节肿痛),与拘留所的工作人员一同开饭,并且立即向张发奎长官报告,建议留下他在长官部为我军入越抗日的顾问。左洪涛(第四战区司令长官部中共地下特别支部书记,当时公开的身份是张发奎的侍从副官)告诉我:'张发奎看了胡志明在狱中所写的诗篇,对胡志明本人的抗日主张和博学多才十分敬重。但这么大的事,必须向国民党中央机关报告。蒋介石侍从室主任张治中代表中央催着回电:只要越共与中共没有直接联系,可以联合他们共同抗日。对胡要表面友好,暗中软禁。胡志明即移居柳州窑埠街'斌庐’,以礼相待,视为上宾。"

 

  当时,出于对在中越边境协同盟军作战的军事需要,第四战区参谋处情报科在越南建有情报网,对越南的情况(包括各政党和团体的情况)有所了解。吴石深知越南共产党是越南抗日的一支重要力量。从共同抗日的目标出发,他和陈宝仓等高级将领促成长官部帮助他促进越南各个党派联合抗日,在柳州组建越南革命同盟会,同盟会组建过程中,有人提议推举越南国民党的阮海臣任主席,胡志明表示不能接受。吴石与陈宝仓及张发奎商量后做了协调工作,同盟会终选举胡志明为主席。之后,长官部还协助越南革命同盟会举办军政干部训练班,让200多名越南男女青年进入柳州学习。这批学员越干班结束后,参加到越南挺进纵队,回国后在越南复国斗争、接收日军投降和建立新政权中,均发挥了重大作用。“当时,第四战区对越共很支持,提供了经费和军事装备,还派肖文将军去帮助他们。后来由于受到军统方面的反对,才不得不把肖文撤回。在临别时,胡志明主席还送给他一面锦旗,上写越南之友’四个大字。"

 

  1944年9月,胡志明在第四战区司令部帮助下带领部分工作人员离开柳州,经南宁、龙州,从水口关入越,回到北坡革命根据地,领导越南人民反帝反殖的斗争。

上一篇 目录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