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细雨网欢迎您!   
梧桐细雨文学网  
当前位置:主页|人物传记|冷月无声:吴石传|第四章 游荡的岁月/参加闽南民军

第四章 游荡的岁月/参加闽南民军

类别:人物传记    作品名称:冷月无声:吴石传     作者:郑立      字数:本文有918个文字    阅读时间约3分钟

  

  “民军”是近代福建历史的一大特色。从清朝光绪末年至30年代末,福建光怪陆离、刀光剑影的政治、军事舞台上,无时无处不有民军的踪影,这样一部民军史,是同期福建历史的一个缩影。民军的军事活动,对当时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民军”为中国近代史的一个政治产物。中国近代史上的“民军”,一般是指辛亥革命时期各地的反清革命武装。而福建近代史上的“民军”,则是对由民间自发起家的地方武装的一个约定俗成的叫法。不论这些武装名称的变化更迭、政治的分野向背、队伍的聚散离合,史家皆以“民军”称之。

 

  “民军”存在的年代是福建近百年最为动乱的一个时代。八闽大地政争不息、战乱频仍。民军的军事活动,不论是自相残杀,还是为人所用,都受当时的政治所左右,自觉或不自觉地卷入政治旋涡。

 

  正是这样的历史背景,从1919年起身处福建的吴石有了民军的特殊经历。吴石的保定同学张贞⑤率所部崛起闽南,高举民军大旗,招兵买马,扩充部队,组建混成旅,张贞自任旅长,力邀吴石出任工兵大队附兼连长。张贞的邀请,让吴石感到盛情难却。于是,向师长方声涛辞别,不再在征闽军中任职,赶赴张贞部走马上任。吴石原本学习炮兵,但民军中尚无炮兵岗位,只得将就指挥工兵,在战场上吴石见识了福建的地方部队是何等素质。在吴石个人看来,这期间在他早期生涯中算是没有多大收获的时期,分析个中原因:“第一,民众武力素质不良。第二,装备补给皆极困难。第三,驻地非沃土,给养不易,因之一切匮乏须赖人力补足,余处此环境毫不灰心,仍思以毅力克服之。行伍间,闽、粤人皆有,方言庞杂,人与人之间地域观念强,往往影响团结。”⑥吴石从中能做的一件事就是致力于语言的统一,消除地域隔阂。此时,吴石的语言天赋有了用武之地,穿梭于闽、粤军人间,扯起共同战斗的旗子。

上一篇 目录 下一篇